2024年1至9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重点城市努力通过调整土拍规则提振市场活力。粤港澳大湾区表现出色,成交金额迅速增长。央企与地方国资仍是土地市场的主力,但未来政策对房企的支持将是改善市场的关键。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依旧维持低温状态,企业拿地总额同比下降明显。尽管如此,重点城市通过调整土拍规则,努力激活市场活力,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成交金额显著增长。数据显示,TOP100企业在此期间的拿地总额达到5324亿元,与去年相比下降38.1%。然而,由于去年基数较低,降幅对比1-8月有所收窄。
在政策方面,重点城市纷纷对土地拍卖规则进行优化。部分城市取消了土拍地价上限,提高了实际得房率,从而为房企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此外,部分城市通过收回闲置土地,改善房企的土地储备结构,推动市场活跃度。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首先,政府与房企的多方努力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政策上的调整和支持,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企的财务压力。粤港澳大湾区的突出表现说明了区域市场的潜力和活力,这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地方政府通过优化土拍规则和收回闲置土地,实质上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环境。然而,房企在面临政策利好的同时,需更加谨慎地进行资金调配和土地储备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未来,房企还需紧密关注政策变化,尤其是央行对于土地市场的支持力度,以便及时调整战略。总之,在这个市场中,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准备充分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