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总额出现下降,TOP100企业拿地总额为6198.7亿元,同比下降38.7%。尽管一线城市政策优化,但土地市场依旧冷清,央国企和地方国资成为拿地主力。长三角地区企业拿地金额仍位居首位,民企则表现较为谨慎。
根据2024年1-10月的数据统计,尽管政策有所优化,但全国房地产市场仍显得不够活跃。TOP100企业的拿地总额达到6198.7亿元,同比下降了38.7%。虽然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降至历史低位,限购政策也放松,但土地市场依旧冷清,政府和企业的信心不足,导致土地供求双方都在缩减量。央国企和地方国资在拿地过程中继续扮演着主力角色。
在2024年,长三角地区仍然是房企拿地的热门区域,拿地金额达到1269.7亿元,领先其他城市群。政策宽松的土拍环境吸引了众多房企的关注,然而市场的筑底状况仍未改变,企业在投资上更为谨慎。民营企业在一些城市中表现活跃,但整体上还是偏保守。未来若市场在政策的带动下能逐渐好转,房企的投资意愿可能会随之提升。
尽管土地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但央国企和地方国资的表现给市场带来了一丝希望。长三角区域的领先地位表明,该地区的吸引力依然强劲,或许与其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有关。然而,民营企业在土地市场上的活跃程度较低,这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投资风险和成本控制依旧是它们关注的重点。展望未来,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可能是提高房企拿地热情的关键因素。尽管市场前景仍存不确定性,但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市场有望迎来新的转机。对于购房者而言,这也许是一个关注市场动态、找准入市时机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