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州市宣布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四大一线城市已全面推行这一政策,旨在降低购房成本,促进市场活跃度。契税和增值税政策的调整,也为购房者带来更多实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些新政将为一线城市的楼市带来积极影响,帮助市场逐步回暖,交易活跃度有望提升。
近日,广州市正式发布通知,宣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分类标准,使得四大一线城市在这方面的政策实现了统一。这一举措旨在降低购房者的成本,刺激市场需求,与之相关的契税和增值税政策也进行了调整,购房者将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面积在140平方米以下的,契税将按1%的税率征收,140平方米以上则按2%征收。这样的政策调整不仅降低了购房门槛,也为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场数据也显示出积极信号。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10月份,一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环比增长了65%,同比增长31%。在多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一线城市的新房市场活跃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销售面积或持续改善。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表明,70个大中城市的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在10月份开始上涨,一线城市的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4%,为13个月以来首次转涨。
取消普宅与非普宅标准这一政策显然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购房者的经济负担,并释放市场需求。新政的推出将有助于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迷,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购房成本的降低无疑能为有购房意愿的家庭提供更好的置业机会。从数据上看,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的价格都有所回升,表明市场信心逐渐恢复。然而,购房者也需理性对待市场变化,政策虽然利好,但购房时仍需综合考量自身经济状况和未来市场走势。此外,随着房企业绩的冲刺和政策的逐步落地,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活跃度有望持续提升。对于那些观望已久的购房者来说,当前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入市时机。同时,这一政策也意味着政府对市场稳定与健康发展的信心与决心,期待未来政策继续在市场发展中扮演积极角色,让不同层次的购房者都能从中获益。